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研究
日期: 2020-04-28 15:22:05
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李董平

华中师范大学李董平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CBA140145)。课题组主要成员李娴、周月月、贾继超、汪薇、刘宇潇、肖家乐、彭文雅、黄梦真、翟博宇。

一、内容与方法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社会和教育问题。然而,与青少年自杀、暴力、欺负等问题行为相比,目前基于证据的综合性、系统性网络成瘾预防干预方案仍十分缺乏。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学界对个体、家庭、学校、同伴等主要发展背景中诸多风险因素对网络成瘾的相对贡献以及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本课题历时五年,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上、下两篇的研究。上篇为理论篇,从个体、家庭、学校、同伴四方面因素入手,利用文献综述法较为全面、系统和扎实地回顾了近二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各主要因素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联系,并指明了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应当努力的方向。下篇为实证研究篇,利用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法,从个体、家庭、学校、同伴领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素以及不同领域风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入手,对不同风险因素作用于网络成瘾的具体机制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上、下两篇的研究都服务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有哪些”、“风险因素如何起作用”、“风险因素何时起作用”几大关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为有效开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工作奠定了较为重要的证据基础,为科学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指明了方向。

(一)理论篇:青少年网络成瘾风险因素的文献回顾

首先,本课题基于明确的文献检索标准,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综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体风险因素。结果发现,在人格因素方面,大三人格模型中,高神经质和精神质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而外向性和掩饰性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较为混乱。在大五人格模型中,高神经质、低责任心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而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较为混乱。另外,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自我不和谐、强化敏感性、高感觉寻求、高冲动性、低自制力、低情绪智力、低社交能力、时间管理倾向差、不良的未来时间观、低心理韧性、高羞怯、低安全感、不良的应对方式、非适应性认知、外部归因倾向、自我同一性混乱、总体心理健康问题、情绪和行为问题、焦虑、抑郁、孤独、自伤和自杀、攻击、不幸福、学业成绩差、物质使用、睡眠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缺乏身体锻炼、基本心理需要未被满足以及部分生物学因素等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

其次,本课题综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风险因素。结果发现,在家庭水平特征中,不良的家庭功能、家庭上网条件便利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在两两水平特征中,不良的父母关系、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当的教养方式等均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在家庭成员特征中,家庭成员物质使用行为、家庭成员对青少年物质使用的态度、家庭成员具有不良人格特征等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但是,家庭成员的网络使用、父母对孩子网络使用的态度等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较为混乱。

再者,本课题回顾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学校风险因素。结果发现,在个人在校经历方面,不良的师生关系、不良的同学关系、较低的学校联结、较高的学业压力等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而是否住校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并不明确。在班级环境特征方面,不良的班级氛围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但整个班级网络使用情况、班级人格特质、班级性质(重点班与普通班)等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较少或存在较大分歧。在学校环境特征方面,普通中学网络成瘾水平只略高于重点中学,中专职校网络成瘾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不良的校园氛围、学校管理松懈、校园生活单调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但学校对学生上网的态度、学校是否开设网络安全课程等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较少或存在较大分歧。

最后,本课题还回顾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同伴风险因素。结果发现,在同伴交往水平,同伴交往困难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在同伴关系水平,友谊质量差、不良同伴交往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但朋友数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少且存在分歧。在同伴群体水平,同伴侵害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但同伴接纳或拒绝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较少且存在分歧。

(二)实证篇:青少年网络成瘾风险因素作用机制研究

本课题基于两大核心理念来开展实证研究。理念一:不同发展系统相互联系,一种风险因素会增加其他风险因素进而增加网络成瘾(中介机制),一种风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因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调节机制)。理念二:不同风险因素协同发生,应关注多重风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1. 探讨了主要个体因素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本课题考察了四种气质特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不同影响,以及不良同伴交往在这些联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每种气质特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均具有独特且显著的影响。此外,气质能通过不良同伴交往间接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些发现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气质特征促发不良同伴交往这类环境过程的结果。

本课题也考察了大五人格特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不同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这些联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不同人格特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不同影响:谨慎性和宜人性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抑制因素,而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消极应对中介了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神经质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而积极应对不能中介大五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这些发现丰富了大五人格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文献,也支持了人格–应对–结果理论。

2. 探讨了主要家庭因素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本课题考察了亲子关系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基于依恋理论和个体–环境交互作用观,选取作为个体韧性资源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作为环境风险因素的负性生活事件,考察情绪调节能力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对该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能力在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间起中介作用。负性生活事件调节情绪调节能力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调节模式为“杯水车薪”。这些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促进情绪调节能力进而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但对于负性生活事件较多的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积极作用会有所限制。

本课题也考察了父母监控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在生物生态学模型指导下,考察了父母监控怎样以及何时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结果表明,不良同伴交往部分中介了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意志控制调节了中介链条前半段:对于意志控制越低的青少年,缺乏父母监控越是他们结交不良同伴的风险因素,进而增加网络成瘾。

本课题还考察了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在情绪安全感理论和素质–压力模型指导下,采用过程取向的视角考察情绪不安全感是否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以及父母冲突与网络成瘾的直接和/或间接联系是否受到大五人格特质的调节。结果表明,情绪不安全感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父母冲突与情绪不安全感的关系在神经质较高的个体中更强,情绪不安全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在外向性较高的个体中更强。这些发现提示,情绪不安全感是父母冲突与网络成瘾发生联系的潜在机制,且该过程因为个体人格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课题最后考察了整体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在生物生态学模型指导下,考察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是否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中介以及该间接过程的第二段是否受到社会敏感性的调节。结果发现,不良同伴交往部分解释了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此外,不良同伴交往与青少年女生网络成瘾的关系在社会敏感性越高的个体中更加显著。这些发现强调了不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个体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重要作用。

3. 探讨了主要学校因素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本课题考察了师生关系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在依恋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指导下,考察心理安全感和不良同伴交往在师生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心理安全感和不良同伴交往既能以并行的方式又能以链式的方式中介师生关系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联系。这些发现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通过温暖和控制两大功能来增加心理安全感、减少不良同伴交往,最终降低网络成瘾的风险。这两种功能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一种功能(温暖)与另一种功能(控制)存在内在的联系。

本课题也考察了学校分离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在晴雨表理论、依恋理论以及风险与保护因素框架指导下,考察自尊能否中介学校分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情绪智力能否调节学校分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直接和/或间接关系。结果发现,自尊是学校分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重要解释机制,即积极的学校联结对青少年自我价值感至关重要,进而影响他们的网络成瘾。另外,情绪智力能够调节中介过程前半段以及学校分离与网络成瘾的残余直接联系。虽然情绪智力在学校分离水平较低时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但其积极作用在学校分离水平较高时就不再明显。

本课题还考察了校园氛围感知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在阶段–环境匹配理论、情绪安全感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国青少年的大样本纵向数据考察了校园氛围感知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直接联系,也检验了心理不安全感和消极同伴交往在上述联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在中学入学年份感知到的消极校园氛围是两年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另外,中学第一年积极的校园氛围感知能促进一年后青少年心理安全感的建立与维持,进而保护他们不与消极同伴交往,最终降低他们在中学毕业年份的网络成瘾风险。这些发现说明,校园氛围感知的安全空间和社会控制功能确实存在内在联系,在理解网络成瘾的发展过程时不应忽略其中任何一种机制。

4. 探讨了主要同伴因素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

本课题考察了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在成瘾行为的人际理论、依恋理论、社会晴雨表假设、韧性理论指导下,检验友谊质量差是否通过自尊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以及上述直接和/或间接路径是否受到家庭功能的调节。结果发现,友谊质量差对自尊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进而促进青少年网络成瘾,即自尊是联系友谊质量差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路径。此外,家庭功能调节友谊质量差与自尊以及友谊质量差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家庭功能越好时反而越强(与反转的压力缓冲模型相符)。

本课题还考察了同伴侵害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在情绪安全感理论和风险与韧性理论指导下,探讨心理安全感是否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以及师生关系能否调节同伴侵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联系。结果发现,同伴侵害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安全感,进而显著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另外,同伴侵害通过心理安全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被师生关系所调节,良好的师生关系缓冲了同伴侵害对心理安全感的负面影响。

5. 系统探讨了多重风险因素联合的作用机制

在理念二指导下,本课题采用累积风险模型考察家庭、学校、同伴领域9种生态风险因素的累积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风险因素数目的增加,网络成瘾水平显著上升,且累积风险作用要比任何单一风险因素都更强。此外,累积风险既可通过显著降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又可通过显著提升积极结果预期来促进网络成瘾。本课题据此构建了“动机双机制模型”来阐述网络成瘾的成因,认为累积风险是通过需要和诱因两种动机力量一“推”一“拉”的合力来促成网络成瘾。

本课题也考察了负性生活事件这一累积风险因素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在自我决定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指导下,考察心理需要满足是否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以及上述直接和/或间接联系是否受到青少年应对方式的调节。结果发现,负性生活事件显著负向预测心理需要满足,进而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另外,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间接联系具有调节作用,积极应对衰减了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需要满足之间的负向联系。积极应对是青少年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不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重要韧性来源。

本课题最后考察了多重风险剖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所处生态背景的多样性以及多重风险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性,该研究运用个人中心方法识别多重风险暴露方面具有不同模式的青少年亚群体,同时也考察多重风险暴露剖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潜在剖面分析发现了多重风险因素暴露的四个剖面,分别是低风险组、中等风险组、高风险组和混合风险组。这些剖面表明,青少年的多重风险因素暴露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此外,高风险组和中等风险组的青少年总体上要比低风险组的青少年报告更多的网络成瘾。混合风险组的青少年最可能卷入网络成瘾,甚至比高风险剖面青少年还要多。

二、结论与对策

本课题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个体自身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制是复杂的。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的今天,只有全社会协同起来,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多种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构建协同的预防干预体系,才能使青少年在享用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却不沉迷网络。

(一)努力开展三级预防干预工作

按照网络成瘾水平的不同,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干预计划可分为普遍性预防干预、选择性预防干预、指向性预防干预三类。在现有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干预研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指向性预防干预,只有少量研究属于普遍性或选择性预防干预。本课题理论篇和实证篇的研究均提示,通过普遍性预防干预全面提升青少年各方面心理素质、改善其成长环境,对于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至关重要。这种普遍性预防是发展性的心理预防,重在防患于未然。相比之下,指向性预防属于亡羊补牢型的干预。不同层级的预防干预各有其价值,不能只重视其中某一层级的预防干预。

(二)按高标准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好的预防干预研究至少应满足以下标准:(1)实行预防干预研究的预先备案制度,增强研究结果的可复制性。(2)干预理念先进,所蕴含的关键技术让人耳目一新、为之惊叹。(3)实验分组随机化,且带有安慰剂控制组、进行了双盲实验。(4)干预方案描述具体、明确,能被其他研究者所重复。(5)努力确保干预实施过程的保真度。(6)结果测量涵盖关键指标,且指标测量范式多元化、信效度良好。(7)探讨了短期和长期的干预效应。(8)探讨干预方案起作用的中介机制。(9)探讨干预方案起作用的调节机制。(10)探讨干预效果是否可推广至其他人群。(11)对被试流失进行控制。(12)数据分析合理:如控制无关变量、考虑嵌套关系、对替代性解释进行回应。虽然现有预防干预研究多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且基本上报告了干预方案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标准来客观审视现有研究工作,其中不少只提供了非常薄弱的证据,有关结果还远远称不上“硬科学”的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之路仍十分漫长。

(三)从不同成分进行网络成瘾干预

1. 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青少年网络成瘾是自身易损因素所引发的结果。这些个体自身因素不仅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也能中介远端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还能增强或削弱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不利影响。在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工作中,应充分重视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试、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律自控的优良品质,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2. 重视改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青少年网络成瘾深深根植于个体所处的生态环境。青少年网络成瘾本质上也是个体成长环境的问题,是成长环境未能满足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未能提供必要的引导和监督、未能树立良好的网络使用榜样所导致的结果。家庭、学校、同伴等生态子系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将青少年从其所处生活环境中剥离出来进行网络成瘾的干预是不现实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尝试改善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同伴环境。这方面的干预工作可以做得更多些、步子迈得更大些。

3. 努力提升青少年的媒体/媒介素养。应通过课程、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的利弊,帮助减少网络成瘾。这类干预方案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即通过改变对网络使用的不合理认知来有效减少网络成瘾。

4. 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干预。网络使用和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积极心理体验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两者可以转移和替换。体育锻炼也具有时间挤占效应,能转移青少年对网络的注意力,有利于减少网络成瘾。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力、提升自我评价。因此,运动处方不失为青少年网络成瘾安全可行的干预途径。在运动干预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自主运动水平。

5. 可以尝试部分医学干预。截至目前,少量研究开展了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医学为基础的治疗来减少网络成瘾。这些研究初步表明,医学治疗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证据总体上较少,且部分研究只提供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辅助指标的疗效数据、未提供网络成瘾核心指标的疗效数据,因此还需更多研究加以探讨,才能更好地开展循证医学实践。

6. 政府应加强互联网立法,进一步规范网络运营。网络运营服务商也应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这些工作随着新的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出现而需要及时跟进,同时也应加强有关监管工作的落实落地。

(四)重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应重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咨询治疗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咨询治疗是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干预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应重视将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开发预防网络成瘾行之有效的“心理疫苗”。也应重视个体辅导咨询和团体辅导咨询在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干预中的作用。

(五)重视多种预防干预思路的综合使用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解决系统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可能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应重视多种预防干预思路的综合使用。另外,网络成瘾往往与其他心理行为问题协同发生,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可以将网络成瘾的预防干预同其他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结合起来。这类整合性的干预思路不仅能减少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还能促进青少年在其他诸多方面的健康成长。
Copyright © 2025 - 2025 cnkty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