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中的群众史观
日期: 2020-10-27 10:56:23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之梦,是人生出彩之梦。[1]无论是从整体来看,还是从个体来看,中国梦与我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 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是指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2]中国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我们人民群众的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力量的梦,我们都应该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改革开放。这些都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因此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凝聚中国力量,让大家团结一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实现“中国梦”最伟大的力量源泉。

  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从质上说,凡是顺乎社会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从量上说,它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4]

  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人民群众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本质, 实现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5]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在学界上也曾遭到学者的质疑,但是从实践来看,唯物史观已经被现实所佐证。

  1. 人民群 众创造社会物质财富 。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物质财富得到发展,社会才会不断向前进步。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我们可以知道每一次社会形态的变化都是因为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改进生产工具,从而不断提高生产力,最终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

  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既包括人民群众中的脑力劳动者也包括体力劳动者,只不过各自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的分工不一样。在知识社会的今天,我们不能否认体力劳动者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将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

  2. 人民群 众创造社会精神财富 。 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是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社会精神财富是需要建立在社会物质财富基础之上的,社会物质富裕了,精神才能得到提高。在没有物质的社会,空谈精神财富永远也只是一种空谈。

  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一系列的基本条件,精神财富的创造需要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设施。此外,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也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来源。

  上文提到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其中脑力劳动者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知识分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但是这些精神财富同样来自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实践。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往往能让社会有着飞跃式的发展。科学技术、繁荣的文化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人民群 众决定着社会变革 。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人民群众为了让生产力得到发展不得不去改变生产关系。

  当某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 人民群众就会起来推翻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 摧毁各种反动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势力, 实现社会的政治变革, 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开辟道路的生产关系变革,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社会形态的变革都是建立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之上。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在后一种情况下,就会发生变革原有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借以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三、 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中的群众史观

  由上文分析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群众史观,我们知道实现中国梦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个重要举动。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力量所发挥的作用,下文将通过不同方面解读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国梦中所发挥的作用。

  1. 中国力 量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了物质财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8]中国取得这样的“中国奇迹”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我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经过战争的洗礼,国家呈现的到处都是破乱不堪的现象。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上下凝聚中国力量,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青藏铁路等这一系列的创举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进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同时代涌现出了不同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但是我们绝不能忽略每个人民群众的作用。中国梦的实现仍需要我们每个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原来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在我国已经很少见到了,居民追求的更多的是物质上的享受了。当前人民群众在进行物质生产中,生产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更多的是机械化作业。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人民群众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会解放出更多人民群众的力量,这些力量又能去创造其他的物质财富。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物质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重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都是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去空谈中国梦,中国梦也永远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能够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还需要不断革新我们的生产工具,改变我们的物质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生产力。

  2. 中国力 量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了精神财富。中国力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精神财富。在精神财富中,中国的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在国际上的竞争中不断得到了提高。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在以往的各个时期都曾在世界文化之林上遥遥领先。在近代史中,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但是中华儿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中国文化的重塑。

  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够打开中国之门,正是因为他们依靠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当时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那时的西方科技远远领先于中国,这是当初西方列强能够入侵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实现了科技领域的一个又一个攻关。

  中国悠久的文化一直是西方羡慕的对象,四大发明、四大名着不仅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人会认为只是中国古代才有繁荣的文化,不知道当代中国也有繁荣的文化。人民群众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地发展了当代中国文化。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让世界对中国文学有了新的认识,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精神之魂,它贯穿到我国的各个方面,对我国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当代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加强科学文化建设,而且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断进行社会改革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一直在进行社会的改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每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拿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改革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很快。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立之前,中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当时的社会形态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考虑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不断的改革中,对我们感触最深的是 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群众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旧体制的约束,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在进行社会变革中,很多人误以为只是个别人在改革中起到作用,不可置疑的是确实有几个关键人物在改革浪潮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改革中,全体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通过人民群众的锐意进取,不断革新,让生产关系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我们中国力量即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同样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通过人民群众的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进行社会改革,中国梦的实现将会指日可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把今天的梦想变成明天的现实。[10]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我们也要有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力量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为之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史为磊 . 当前 “ 中国 梦 ” 的研究综述 [J]. 社会主 义研究 ,2013,(4):14~22.

  [2]肖贵清.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精神支 撑 、力量之源 [J].思想理论教育,2013(6):04~10.

  [3]资金星 ,资 金议.试析 “中国 梦 ”及其实现路径 [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3):43~48.

  [4]陶德麟 ,石云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29.

  [5]王正明.中国梦的实践品格论要 [J].宿州学 院学报 ,2013,(11):6~8.
Copyright © 2024 - 2024 cnkty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