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是始终贯穿于学校各学科教育当中的,初中语文教材是渗透感恩教育的最佳素材,语文学科也是渗透感恩教育的最佳学科。初中阶段是形成学生高尚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初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基于此,主要围绕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中感恩教育的渗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希望能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感恩教育;渗透策略
现阶段,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只会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们习惯了这种一味索取而不付出的生活,在心里会认为索取是理所当然的,一旦父母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大发脾气,从而形成了叛逆、任性、无理取闹、个人主义的思想,严重的缺乏感恩意识,不仅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而且还不利于现代化和谐社会的构建。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学应将自身独特的人文熏陶优势发挥出来,利用课内外阅读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形成感恩、知恩、施恩、报恩的良好品德,学会用感恩之心对待家人、朋友、社会,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感恩就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付出与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生存与维持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准则。感恩是评判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反映,也是一个人责任感高低的体现。初中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支柱,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家庭、校园、社会和谐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与自卑心,性格较为复杂,如果家长与教师不注重正确地引导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误入歧途,被社会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因此,家长与教师应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积极、耐心的引导,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完善他们的人格,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应以身作则,承担起对学生感恩教育的责任,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感恩事例去感染学生,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地体会感恩的意识,意识到感恩对自己的重要性。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感恩教育题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元素,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感恩事例,将语文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感恩的良好的心态与习惯,将感恩定为自己个人基本的道德修养与准则。
二、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中感恩教育的渗透策略
1.导入环节渗透感恩教育
现阶段,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忽视了课堂的导入环节,而是采取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打开语文课本的某页,直接为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认为导入环节无关紧要。其实,多元化的课堂导入是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俗话说“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比较注重课堂的导入环节,每次在导入新知识时都会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比如,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学习中,保障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学习语文八年级《藤野先生》这一章节知识时,笔者就利用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的内容作为导入题材,引用文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教师以及教师对自己学习与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并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将典型的事例表达出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学生们都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学习中与教师的故事。然后笔者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藤野先生抛弃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学生的高尚品质,感受其帮助学生学业成长的教导之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教育之恩。
2.课堂教学过程渗透感恩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语文阅读课程应利用我国优秀的文化去熏陶与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将语文课程的美育、智育、德育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笔者为了响应新课程的号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感恩教育,熏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学习初中八年级《我的母亲》这一章节知识时,笔者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文章,先理清文章的故事脉络,通过文章中的动人故事,深刻地体会母爱的伟大,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在母亲严厉外表下的慈母之心,以及对孩子学习、成才的殷切期望。笔者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开展了口头演讲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回忆母亲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付出与关爱,将自己内心深处想要对妈妈说的话表达出来,并且反思自己对母亲的言行举止是否是正确的。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深刻地认识到了母爱的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平日的言行举止表示羞愧,平日里认为母亲关心自己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为母亲付出过,也没有报答过母亲的爱,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辜负母亲的期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3.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学生感恩理念,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将感恩情感内化,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感恩教育的渗透不仅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而且还要渗透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为学生构建“化感恩为行动”的平台。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感恩父母,还要让学生感恩大自然、感恩社会。大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现阶段,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保护自然环境教育的机会较少,以至于未能形成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大自然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颂的题材,形成大自然壮丽景色的唯美文章与诗句数不胜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了人们的爱美情感。初中语文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挖掘语文教材中与自然元素相关的契合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感恩之心。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春》这一章节知识时,笔者就为学生筛选了诸多自然景色图,并为学生播放了意境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出自然、温馨、美丽的春天景色,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产生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内外阅读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受益终生,学生将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内化为自身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