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的研究进展
日期: 2020-10-22 10:41:13

【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了社会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及现状,分析在校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影响因素,探寻提高在校护生工作意愿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培养更多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校护生;老年护理;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School Nursing Students

YanPanpan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demand for old-age nursing talents is increasing.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nursing personn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students engaged in geriatric nursing in school, and probes into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ork inten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aining more practical nursing talents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Nursing students; the elderly; employment willingness; influencing factors.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截止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1.9%2020 年我国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预计 2040 进入超老龄社会[1]。我国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超过1.8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2],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增加了对养老机构的需求[3]按国际公认的位失能老人配备名养老护理人才的标准[4]我国将需要近千万养老护理人才,现在养老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共计近 30 万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只有万人[5],远远达不到我国目前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20194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鼓励高校开设老年护理相关课程,鼓励培养专业性老年护理人才[6]。在老年护理人才缺口巨大的现状下诸多研究显示护生对从事老年护理方向兴趣不大、意愿不强[7]本文综述了护生对老年护理就业意愿,并分析影响在校护生从事养老护理的就业因素,寻找干预措施,为培养更多老年护理人才提供策略依据,现介绍如下:

1. 在校护生从事养老护理就业意愿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从事养老护理的意愿不同国内有学者护生对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有不同的态度,郑晓妮等[8]调查显示中专的护理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最高,其次为大专,而本护生的从业意愿最低。而陈金京等[9]也就也显示本科护生就业意愿低。分析原因可与目前我国低层次学历就业相对难有关同时本科护生有更多的就业选择。郝玉玲等[10]对老年医养方向 40 名本科生和老年护理方向 60 名专升本学生进行调查显示, 80%以上的护生选择了综合医院较少人选择社区及养老机构。廖桂香等[11]调查647名大一护,结果发现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有38559.5%谢晖等[12]500名在校本科护生研究调查显示,仅有40.4%的护生毕业后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分析原因可与多数养老机构薪资待遇相对较差,护生对养老护理职业认同感低有关,也可能与国内规范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13] ,在医院的职业发展更好有关。

综上,在校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相对较低,可能与综合医院薪资待遇高,晋升空间大,就业选择多样有关,为更全面了解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原因,现将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2. 影响护生从事养老护理的因素

2.1 护生个人因素

2.1.1 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

多数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知偏差,使护生持负面态度[14]。王宗华等[15]53名护理研究生调查,对老年护理态度积极率为49.06%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呈消极状态,对其从事护理工作意愿呈负面影响。Christine等[16]调查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或他们与老年人一起工作的看法,发现护生对从事老年护理持有消极态度,可见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老年工作态度越积极,越有兴趣选择老年护理工作。huai Zhang等[17]382名本科生关于对待老年人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原因可能为护生平时缺乏对老年人关注有关。

2.1.2 缺少与老年人接触及沟通技能

护生缺少与老年人的接触影响其就业选择[18]。周晓丽[19]对202名本科护生调查发现与老年人生活过的护生要比没有与老年人生活过的护生更愿意照顾老年人。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生与老年人接触机会越多,越了解老年人生活状态和需求,形成对老年人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印象。王巧丽等[20]对563名护生调查也显示,有照顾老年人经验和参加过老年人活动的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高于未参加组,提示护生多与老年人接触,可纠正对老年人的负性态度。Insun等[21]对437名护生调查关于照顾老年人的意愿,发现护生与老年人接触的频率和就业意愿呈正相关,与老年人接触越多,态度越积极。综上,增加护生与老年人接触的机会或可对从事老年护理有促进作用。

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由于护生和老人年龄差距大,加之老年人身体状态等因素,导致沟通效果不佳[22]。Ayoglu等[23]对618名护生与老年人的沟通的调查中显示,护生与老年人沟通缺乏积极性,造成老人与护生沟通出现障碍, 因此,在护生课程培养中,多增加护理人际沟通的课程,同时增加情景模拟教学,增加实践环节等举措以改善现状。

2.2 缺乏护生家庭及社会因素正向引导

目前社会对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认可有偏差,对老年护理的人才普遍观念就是保姆的认识。养老机构由于缺乏专业养老护理人才,加之管理不规范,导致一些无专业学历、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承担养老护理工作,导致很多家庭不认可老年护理人才这一职位[24],在护生就业上给予片面的引导。因此对养老护士这一职业有严格的准入标准和要求,德国的养老照护工作者必须要接受统一专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25],我国对养老护理人才的评定及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日趋完善。

2.3 学校因素

2.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知识体系构建不明确 

专业的老年护理学习能使护生掌握更多的老化知识,改变对老年人的态度,提高工作意愿。目前大多开设老年护理方向高校教学计划中,《老年护理学》多为考查课,学时及社会实践活动少。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没有体现出老年护理专业特色,且护生在老化和衰老等方面知识薄弱[26-27],导致护生对老年护理了解不够全面,影响毕业护生从业意愿[28-29]。Damsgård Elin等[30]调查护生对老年人护理中发现,由于护生对老年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护生对老年人不能进行有效护理,缺乏事业成就感。Ghimire Saruna等[31]对尼泊尔385名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研究关于老龄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结论是护生对老年知识得分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原因可能为课程设计不合理,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模块,和必要的相关老龄知识的延伸,无法满足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

2.3.2 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老年护理专业,但老年护理实训室的配置和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的选择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实验室的虚拟仿真设备器材昂贵,实训基地选择主要依托公办养老机构和综合医院的老年护理病房进行实训实习,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显著[32]咸雅静等[33]255名护生调查关于老年护理实践课程应用,发现有实践课程护生比其他护生对待老年人态度要积极。陈云华等[34]700名护理专业学生调查关于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发现对实训课安排的满意度仅为24.14%。实践经验的缺乏可导致护生不熟悉老年患者的一般体格检查,对老年护理操作技能欠缺,这对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岗位胜任力有影响。

2.4 社会因素

2.4.1 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

目前部分养老机构存在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等问题[35]超过 90%的护生理想薪资收入为5000元/月以上,与目前我国老年护士平均工资水平存在不对等[36]。袁群等[37]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对自己的薪酬是不满意的。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起步较晚,缺乏规范性和吸引力,产业结构不合理致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离职率高[38]。Yafa Haron[39]研究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对486名学生设计横断面问卷研究,61%的人不打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原因为缺乏职业晋升的机会。护生在择业时关注职业发展前景,可见养老机构应增加对护士的职业引导和建立岗位晋升机制。

Copyright © 2025 - 2025 cnkty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网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