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题研究
课题介绍
课题引领
课题交流
优质课件
课题成果
学术论文
课题申请提交
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
来源:
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网
日期:
2020-05-14 16:19:00
一、强烈的反差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动向,就是更为强调文理相通、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面、在全方位的广泛选择中进行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培养,直至本科生低年级不分专业。虽然这样的实践在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已有较长历史,但在我国却是一个新举措。它是顺应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历史潮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已实行多年的选修课、学分制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对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强调很窄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积累、太重专业基础、过早划分专业,反而不利创新的反思之后的改革。
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一直以强调基础、基础扎实为其经验与骄傲,认为这是我们优势所在,也是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在世界上站得住的地方。近年来数学、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等竞赛中,中国学生大多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超过世界第一的教育、科技强国美国,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理念。但是,正当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时,相反的现实却严峻、无情地凸现在面前: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诺贝尔奖获得者近于零?为什么近现代世界重大知识科技创新在原创意义上我们所占的份额那么少?为什么最能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这两个奖项连续3年没有人得一等奖?
在1900-2001年诺贝尔科技、经济奖获得者全世界共534人中,美国有230人,占43%,南美洲阿根廷有5人,巴基斯坦也有人获奖,而中国人获奖的很少。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获奖比率还呈上升趋势,去年在上述奖项的12名获奖者中,美国有8人占67%。如果考虑到中美两国人口、历史情况,反差还要大。但美国学校并不强调基础,甚至被批评基础差。有人对中美中学生素质作了8点对比,我们惟一的强项就是基础好,他们唯一的弱项就是不强调基础;而在创新能力上则相反,我们弱,他们强。强烈的反差、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我们基础好却创新少?他们不强调基础却创新多?
自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各自有历史、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创新多少的原因绝不全在学校教师的教学,但在太重基础上是否存在误区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以便在贯彻中央关于培养创新人才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太重基础的误区
1.太重基础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
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讲究适度、适可而止,过度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基础不分析其来龙去脉、形成过程,以实践检验其正误、新旧、高低,汲取其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加以应用、发展、创新;而是因过分强调其系统、严谨、贡献而给人以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错误印象;又以灌输的方式要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结论,久而久之使学生推基础是从、全盘接受、盲目崇拜、思维定势,大脑几乎被基础塞满了,被传统观念、经典权威镇住了,被条条框框框死了,被严谨系统统死了,进去了出不来,不能跳出框框想问题,这是不利于创新的。袁隆平正因为怀疑和不相信而推翻旧的杂交水稻理论基础,才有自己的重大创新,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和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惟一的国家发明特等奖获得者。如果只有对旧基础的迷信、盲从、强化,哪有袁隆平的创新?正如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加速器发明者、芝加哥大学劳伦斯所说:“在科学工作中,创造性思想要求看到以前未曾看到的东西,或者采用以前未曾想到的方法,这就需要从‘正常的’地方跳开并冒脱离现实的风险。”杨振宁更加明确地指出,不讲系统、乱七八糟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以他的导师、氢弹之父泰勒为例,说明错误也有积极意义。
马克思、鲁迅之所以成为思想界的一代巨人,就在于他们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先验观念,对任何长期流传的传统观念、众口一词的世俗观念、看似绝对正确不可动摇的经典权威,绝不轻信盲从、顶礼膜拜,使自己的研究停留在低层次简单重复,至多是资料的增加、思路的清楚上;绝不以流俗为自己思想的出发点与标准,而是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凡所论及的任何观念,都要以确凿的证据,特别是以典型的、作为主要倾向、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事实,重新审慎地思考、分析和论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批判错误、发展真理,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即创新)。就总体而论,长时期把学术研究的主要力量、主攻方向定位在知识积累、资料整理上是没有出路的,是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表现,不利于进取和开拓创新!
自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得出一切基础都不利于创新的错误结论,不讲基础、只求创新。创新必须以一定的基础为前提,问题在怎样适度。
2.太重基础导致负担过盂、兴趣丧失
真正抓好基础应是将该学科、专业中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深思熟虑、融汇贯通,简明扼要、引入人胜地讲深讲透讲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在全方位广泛选择中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举一返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少而精学到手。但现在将加强基础简单异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越多越好,长时期地大运动量强化训练、超负荷运转,使得学生疲于奔命、趣味索然,哪里还有心思、精力、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还有多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可言?难怪我们的教学,年级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少,不要说发现、培养、强化兴趣,连原有的兴趣也逐渐被压抑、淡漠了。
王通讯说:“人生有涯,学海无际”,“所以,学习必须是有止境的。所学知识对完成目标够用即可。”我们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深信不疑地强调所谓基础扎实、没完没了地打基础,还有多少注意力去瞄准创新?
推荐阅读
§
国家科学信息技术部研究中心
§
全国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公室
§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写作课教学
最新文章
§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
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路径
§
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树立大健康观念
§
职业学校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
2018年专科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1420万人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
§
增加职教高考 形成两类教育、两类高考“双轨制”格局
§
贫困生认定”要不要看餐桌饭碗?
§
中学办得像大学,大学怎么办
§
中国高教与世界有多大“时差”?
供稿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24 - 2024 cnkty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规划重点课题网 版权所有 ,